2019/10/28 台灣中油 量在外、質在內 轉型兵分兩路

中油近年自身發展遭逢瓶頸,因石化產業在國內難有新投資,光環評就是一大難題,煉油廠也屢遭居民要求遷移。為突破發展侷限,除啟動一系列天然氣接收站、儲槽擴建,支應能源政策,也遞補自身能源(油品)延續缺口,中油更期盼透過「量在外、質在內」策略,尋覓海外石化一貫投資機會,強化國內電池材料及太陽能等升級佈局,力拚轉型利基。
  受制國營事業條件,中油海外投資無法前進亞洲最大石化市場-大陸,而先前一度積極評估的美國投資案,也因未能尋覓合適設廠土地,停滯不前。
  此外,中油規劃的兩項石化高值化投資案,其中「台耀石化」2015年夭折後,與日商KHNC合資137億元的曄揚公司設廠案,也因工廠申請卡關,導致日方決定撤資。
  為此,在政府鼓勵新南向政策下,中油啟動印尼石化一貫投資評估,並規劃透過國內電池材料及太陽能等投資,重新凝聚升級佈局。
  配合政府太陽光電政策目標,中油啟動三階段太陽能擴充計畫。100~105年,已完成34座加油站屋頂型太陽光電站(出租24座)、林園石化廠499瓩屋頂型太陽光電系統,及台北中油大樓屋頂型系統;自建部分累計總發電量逾260萬度,減碳1,370噸以上。
  2017年中油建置100座加油站太陽光電系統,並於湖西、民雄及台南供油中心設置太陽光電系統,總裝置容量擴充4.75倍達4,117瓩。
  2018年在永安天然氣廠、探採事業部及桃園煉油廠三基地,設置太陽光電系統,並設置50~100座加油站太陽光電系統,總數可達200座以上,成為國內擁有眾多太陽能案場之企業。2020年除建置三個大型的PV系統,預計2020年可達230座以上案場,遍及全台各地及離島地區,總設置容量超過11MW,高於原訂目標值10.5MW。
  此外,中油朝儲能、低碳新經濟佈局。「中油軟碳材料」可運用於電動機車儲電;精製瀝青可製造高容量人工石墨材料,能應用於3C電子產品,兼具推動循環經濟、升級高值化產業訴求。<摘錄工商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