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旗(台灣)銀行二個月前再作了一項創舉,和銀行業務或許沒有直接關係,卻攸關台灣的雙語國家政策:與FulbrightTaiwan學術交流基金會、美國在台協會、全美演講與辯論協會(NationalSpeechandDebateAssociation)等合作推動「英語辯論教育」計畫。
花旗銀行為美商,與美國單位合作在台灣推廣美語,符合邏輯,但卻用了「辯論」兩個字,令外界憂心是否用字太沉重?
親自參與此項計畫的花旗(台灣)銀行董事長莫兆鴻說,「辯論其實是一個練習思考的過程」,將事情抽絲剝繭,討論各個不同面向、行動可能要產生的利弊得失,而不是一般常把辯論聯想到律師在法庭的攻防、政治人物在政見上的交鋒。
莫兆鴻指出,在美商銀行的工作環境中,像花旗的企業文化非常鼓勵開放式的討論,在開會的過程中,會希望所有的與會者是有備而來,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建議,「在我看來,這些都是激盪的火花,幫助公司邁向前進的要素!」也就是說,辯論的過程在企業運作中處處可見,包括企業策略與資源的運用,方案執行的優先順序等,怎麼樣在創造營收數字時,兼顧客戶保護、提升品牌形象,都會引發各部門的熱烈討論。
莫兆鴻並強調,其實辯論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環,不論是跟家人溝通金錢觀、在職場上說服主管改變立場,只要是跟價值觀有關的討論都與辯論有關。
他並透露,兩個小孩從小就參與辯論社團,看著他們能夠蒐集資料、準備論點、論據、論證等過程,提出自己的觀點,表達自己的聲音,並且從辯論社團中建立團體的歸屬感與同儕情誼,成為互相扶持的夥伴。
同時,他常以父親的視角觀察孩子們,看到他們從贏得辯論勝利中獲得成就感,更從失敗中學習聆聽與尊重的民主價值,正因為看到辯論對小朋友的正面影響,也促使自己更加堅信善用派任台灣期間,推動英語辯論教育的重要性。
此項「英語辯論教育」計畫的贊助背景,來自花旗基金會於2016年推動「邁向成功之路PathwaystoProgress」計畫,協助16~24歲青年培養創業思維、領導力、理財與專業職能,迄今已挹注超過新台幣3,600萬元,幫助超過1,000位年輕人成功進入職涯、朝向創業夢想邁進。花旗台灣進一步應用到幫助年輕人強化英語溝通的軟實力、構築國際視野,進一步關心社會議題、建立全球公民意識,勇敢表達自己的聲音。<摘錄工商>